温情无打扰,暖心又安心——山东济宁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实现全覆盖

2022-11-30 13:52:00   浏览: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工作,通过“数字赋能”实现流程再造,推进认证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了“以大数据静默认证为主,远程生物识别自助认证为辅,社会化服务疑点信息精准核实兜底”的数字化资格认证体系,实现了认证全覆盖、静默无打扰、服务多样化、基金更安全,倡导的“温情认证”理念让认证对象安心放心更暖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瞄准全覆盖,全部纳入认证范围

“以前,大家将资格认证的精力主要放在了企业退休人员身上,实际上,其他待遇领取人员的资格认证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关乎社保基金的安全。为此,我们陆续将所有领取社保待遇人员纳入认证范围,真正从源头防止冒领、多领社保待遇现象的发生。”济宁市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有效防范欺诈、冒领社会保险待遇行为的发生,济宁市自2013年起将全市机关事业、企业、灵活就业、个体缴费退休人员及供养直系亲属和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认证范围。2018年,再次扩大认证范围,将工伤保险待遇领取人员纳入资格认证范围,全市每年同步开展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各险种形成统一的认证标准,彻底改变了以往各险种自行组织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力量分散等状况,实现了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险种全覆盖、区域全覆盖、人员全覆盖。

截至今年9月底,该市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已认证186.61万人,认证率达99.4%。

力推免申享,数字赋能提升认证率

“我退休十几年了,经历了从集中认证、手机认证到现在的静默认证,每一个变化都是在努力为我们老年人提供更大的便利,政府真正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儿上!”永泰照明公司退休人员梅静涵老人一边说一边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济宁市在利用大数据认证方面不断探索,较早建立了具有济宁特色的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系统。2012年起,该市利用企业退休人员健康查体信息开展比对核实认证,建成了首批社保待遇享受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2013年起,主动利用民政殡葬信息开展认证比对;2014年起,利用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信息开展认证比对;2018年,由市政府牵头,社保、民政、公安、卫计等部门建立了市级数据共享平台,部分共享数据接入共享平台;2021年,持续推进资格认证数字化建设,投入70余万元开发完善了济宁市惠民补贴待遇资格认证平台,汇集疫苗接种、核酸检测、门诊住院等23种轨迹数据,进一步拓宽了数据源,社保待遇认证系统的数据能够实时互通共享至济宁市惠民补贴待遇资格认证平台,实现数据自动推送、自动比对,结果自动反馈。

截至目前,济宁市已累计获取并利用数据1.5亿余条,全市通过惠民补贴平台认证各项待遇人数186.61万人,静默认证率达99.41%,使退休人员在无感”“勿扰中完成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方便了退休人员,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尊严感。

彰显人性化,提供“菜单式”认证服务

“往年一到认证的时候我就犯愁,听说手机上可以认证,我也不会操作。这几年都是社保部门来家里帮我认证的,给我解决了大难题,让我心里暖暖的。”家住市区的退休人员孔女士说。由于腿脚不太好,年近90岁高龄的她极少外出,大数据采集捕捉不到她的动态信息,所以无法实现静默认证。她又没有智能手机,无法进行自助认证。社保部门得知她的基本情况后,每年都主动上门为她进行资格认证,解除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在充分运用大数据开展静默认证的同时,针对社保待遇领取者中高龄、不善使用智能手机,甚至残疾或瘫痪不便活动的老年人,大数据捕捉不到他们的活动轨迹,无法实现“静默认证”的现实情况,济宁市积极转变工作思路,本着“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目标和就近方便原则,变“你找我”为“我找你”,变“坐门等人”为“主动服务”,为待遇领取人员提供更多“菜单式”认证服务。群众根据自身情况可以进行“点单”,或者预约服务、或者上门服务、或者一对一指导使用手机APP自助认证,把老年人的烦心事变成了暖心事,把为老年人的服务真正落到了实处。

济宁市将领取待遇资格认证工作进一步下沉到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居)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乡镇(街道)人社所、社区(村居)服务站便民服务功能,在遵守疫情防控规则的基础上,基层工作人员通过开展活动、上门走访慰问和提供日常服务等方式,主动上门确认领取资格。该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活动,惠及85.4万群众,同时利用体检信息开展了资格认证;提供上门核实认证服务3600余人次,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


原文链接:https://www.clssn.com/2022/11/30/991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