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完成10000名
2023-10-10 22:24:39 浏览:
记者从贵州省残联获悉,近日,省残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出台相关实施办法,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为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省残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出台《贵州省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围绕“以就业培训为重点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实施‘技能贵州’行动”要求,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根据该实施办法,贵州省将通过构建“人力开发—就业指导—供需对接—就业维护”全链条的一体化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残疾人就业服务质量,提升残疾人就业技能。建立健全按比例安排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农村产业基地带动就业、辅助性就业机构帮扶就业、残疾人自主创业为框架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大力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实现全省每年创建100个残疾人乡村振兴产业基地,扶持1000名残疾人自主创业,新增8000名残疾人就业,完成10000名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让残疾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强化政策保障促进残疾人就业
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进一步开展好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鼓励和指导用人单位开发更多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依托现有政策拓宽基层残疾人就业空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挖掘基层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等就业机会和统筹公益性岗位职数,优先安排有劳动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发挥政策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新形态就业引领作用,根据残疾人自主创业补助办法及标准对残疾人进行补贴,对有创业意愿且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落实免除反担保政策,并依托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鼓励残疾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灵活就业,推动圆通速递助残就业等配套项目落地见效等。
建立部门协作互联互通机制
成立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专班,负责残疾人就业供需信息收集交换、就业指导、岗位开发、人岗对接、职业培训、跟踪评价等工作,使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在各地落实落细;常态化开展就业服务,依托村、社区力量,常态化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意愿摸排,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岗位推送、创业指导等就业公共服务;动态掌握残疾人就业信息,充分利用每年开展的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适时跟踪和更新辖区内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培训需求及就业状态;常态化开展数据比对,及时建立就业供需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做好用人单位与求职残疾人之间供需对接服务,用“大数据”赋能残疾人就业;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利用网络开展远程培训,适时举办线上招聘会,整合资源搭建残疾人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线上发布、线下推荐、动态服务”的全流程工作服务机制,逐步实现人岗精准匹配。
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
推进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便捷化,完善省市县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残疾人就业岗位、优惠政策、技能培训等求职信息数据共享;发挥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完善“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机构”工作机制,组织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针对残疾人多样化就业需求开展线上线下联合招聘,为残疾人精准推送就业信息;推进就业公共服务精准化,完善残疾人就业援助、社会保险补贴发放、创业扶持等就业创业政策,建立常态化企业用工联络机制。
全面深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分层级分类别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将有就业培训需求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残疾人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范围,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培训、分段培训等;针对残疾人开办特色培训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专班培训、定岗培训、“互联网+”等职业培训;充分发挥各类技能培训基地作用大力培训残疾人,依托各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等培训平台,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培训质量;提升职业院校技能培训质量,深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机制;通过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推进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残疾人家政服务技能、旅游产业人才、特色技能培训等培训力度,增加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的开发。
大力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重点项目
到2025年,全省至少打造10家“美丽工坊”,帮助500名残疾妇女在手工制作领域实现就业增收;实施“心光绽放”助盲就业项目,多形式开展盲人按摩技能培训,以“规范化+示范化”引领全省盲人按摩行业健康发展;创建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在实现“三个关爱”“四个坚持”“五个引领”的行政村、自然村落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集成政策、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打造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
原文链接:https://www.workercn.cn/c/2023-10-10/8007981.shtml
据了解,为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省残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出台《贵州省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围绕“以就业培训为重点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实施‘技能贵州’行动”要求,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根据该实施办法,贵州省将通过构建“人力开发—就业指导—供需对接—就业维护”全链条的一体化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残疾人就业服务质量,提升残疾人就业技能。建立健全按比例安排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农村产业基地带动就业、辅助性就业机构帮扶就业、残疾人自主创业为框架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大力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实现全省每年创建100个残疾人乡村振兴产业基地,扶持1000名残疾人自主创业,新增8000名残疾人就业,完成10000名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让残疾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强化政策保障促进残疾人就业
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进一步开展好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鼓励和指导用人单位开发更多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依托现有政策拓宽基层残疾人就业空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挖掘基层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等就业机会和统筹公益性岗位职数,优先安排有劳动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发挥政策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新形态就业引领作用,根据残疾人自主创业补助办法及标准对残疾人进行补贴,对有创业意愿且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落实免除反担保政策,并依托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鼓励残疾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灵活就业,推动圆通速递助残就业等配套项目落地见效等。
建立部门协作互联互通机制
成立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专班,负责残疾人就业供需信息收集交换、就业指导、岗位开发、人岗对接、职业培训、跟踪评价等工作,使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在各地落实落细;常态化开展就业服务,依托村、社区力量,常态化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意愿摸排,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岗位推送、创业指导等就业公共服务;动态掌握残疾人就业信息,充分利用每年开展的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适时跟踪和更新辖区内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培训需求及就业状态;常态化开展数据比对,及时建立就业供需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做好用人单位与求职残疾人之间供需对接服务,用“大数据”赋能残疾人就业;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利用网络开展远程培训,适时举办线上招聘会,整合资源搭建残疾人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线上发布、线下推荐、动态服务”的全流程工作服务机制,逐步实现人岗精准匹配。
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
推进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便捷化,完善省市县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残疾人就业岗位、优惠政策、技能培训等求职信息数据共享;发挥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完善“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机构”工作机制,组织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针对残疾人多样化就业需求开展线上线下联合招聘,为残疾人精准推送就业信息;推进就业公共服务精准化,完善残疾人就业援助、社会保险补贴发放、创业扶持等就业创业政策,建立常态化企业用工联络机制。
全面深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分层级分类别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将有就业培训需求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残疾人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范围,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培训、分段培训等;针对残疾人开办特色培训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专班培训、定岗培训、“互联网+”等职业培训;充分发挥各类技能培训基地作用大力培训残疾人,依托各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等培训平台,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培训质量;提升职业院校技能培训质量,深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机制;通过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推进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残疾人家政服务技能、旅游产业人才、特色技能培训等培训力度,增加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的开发。
大力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重点项目
到2025年,全省至少打造10家“美丽工坊”,帮助500名残疾妇女在手工制作领域实现就业增收;实施“心光绽放”助盲就业项目,多形式开展盲人按摩技能培训,以“规范化+示范化”引领全省盲人按摩行业健康发展;创建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在实现“三个关爱”“四个坚持”“五个引领”的行政村、自然村落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集成政策、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打造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
原文链接:https://www.workercn.cn/c/2023-10-10/80079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