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调解,无声却落地有响,静安区总工会助聋哑职工挽回损失
2023-11-03 09:38:35 浏览:
“你好,你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拔。”静安区总工会劳动关系工作指导员郑建敏记不清打了几通电话,但结果一样,调解申请人联系不上。抱着尝试的心态,郑建敏通过手机号添加了申请人李先生的微信。这一次,好友申请很快地通过了。“我是聋哑人,可以在这里打字。”李先生在微信中这样回复道。近日,静安区总工会接到一起特殊的调解案例,调解人员通过大量的前期工作来弥补线下沟通的困难,成功为李先生挽回损失。
取得信任是第一步
“你真的是静安区仲裁院调解室的老师吗?”加上了微信,李先生抛向郑建敏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身份的确认。原来,郑建敏在拨打电话时,李先生的来电并没有显示是政府职能部门。一个陌生的电话,微信中的匆匆访客,李先生没有全然相信。他在维权之路上有着近乎本能的警惕之心。
郑建敏向李先生展示了自己的工作环境,在确定真实身份后,李先生在微信里“讲”起了他的故事——2022年9月29日,李先生与公司达成协商解除,双方签订劳动合同解除协议,约定在当年12月31日前结清工资与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等,共计金额9万余元。但直至2023年6月,公司仍有7万余元未结给李先生。
李先生与他的妻子皆为聋哑人,双方育有一子,刚刚步入大学校园,正是用钱的时候。如今,李先生失业在家,由于50多岁的就业年龄以及残障人士的身份,面试了多家公司,可无一例外都遭到了拒绝。万般无奈之下,李先生在人社APP上申请了调解。
7万元,一个家庭,一时之困。李先生在微信中的语言,急切、诚恳。鉴于李先生的情况特殊,郑建敏决定将重点工作放在线上。经过十几天的努力、反复磋商,双方终于达成一致,确定了调解协议的内容和签订日期。
“案结”不是终点
“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并不能宣告成功。双方曾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但公司方没有如约履行。”郑建敏告诉记者,如何保障签订的调解协议不会重蹈覆辙变成一纸空文、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是盘旋在她心中的一大问题。
“调解协议能否履行,最终还是取决于公司,但只要通过仲裁审查,调解协议书就可以置换为仲裁委出具的调解书。二者名称相似,效力却大不相同。即便单位逾期不履行调解协议,李先生也可依据调解书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免去再经过仲裁程序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基于此,郑建敏提议李先生申请仲裁审查。不过,文书上的工作可多了不少,线下书写,恐怕交流不便。考虑到这一点,郑建敏将“仲裁调解申请书”“仲裁审查申请书”等材料提前发给李先生线上填写,并反复确认信息,以免漏误。
签订协议当日,得益于之前在微信上充分的准备,调解工作进展十分顺利。简单的手势,落在纸上的文字,一笔一划,李先生的心声得以描绘。仅用半小时,双方就签订了调解协议,并完成了仲裁审查的申请。至此,矛盾纠纷被成功化解。
临走前,李先生向郑建敏竖了个“大拇指”,以示他的感谢。无声,却落地有响。郑建敏听过许多职工对她的称赞,这一次,她又“听”到了。
原文链接:https://www.51ldb.com/shsldb/hq/content/018b8e7a80b0c0010000ada09aaa8097.html
取得信任是第一步
“你真的是静安区仲裁院调解室的老师吗?”加上了微信,李先生抛向郑建敏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身份的确认。原来,郑建敏在拨打电话时,李先生的来电并没有显示是政府职能部门。一个陌生的电话,微信中的匆匆访客,李先生没有全然相信。他在维权之路上有着近乎本能的警惕之心。
郑建敏向李先生展示了自己的工作环境,在确定真实身份后,李先生在微信里“讲”起了他的故事——2022年9月29日,李先生与公司达成协商解除,双方签订劳动合同解除协议,约定在当年12月31日前结清工资与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等,共计金额9万余元。但直至2023年6月,公司仍有7万余元未结给李先生。
李先生与他的妻子皆为聋哑人,双方育有一子,刚刚步入大学校园,正是用钱的时候。如今,李先生失业在家,由于50多岁的就业年龄以及残障人士的身份,面试了多家公司,可无一例外都遭到了拒绝。万般无奈之下,李先生在人社APP上申请了调解。
7万元,一个家庭,一时之困。李先生在微信中的语言,急切、诚恳。鉴于李先生的情况特殊,郑建敏决定将重点工作放在线上。经过十几天的努力、反复磋商,双方终于达成一致,确定了调解协议的内容和签订日期。
“案结”不是终点
“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并不能宣告成功。双方曾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但公司方没有如约履行。”郑建敏告诉记者,如何保障签订的调解协议不会重蹈覆辙变成一纸空文、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是盘旋在她心中的一大问题。
“调解协议能否履行,最终还是取决于公司,但只要通过仲裁审查,调解协议书就可以置换为仲裁委出具的调解书。二者名称相似,效力却大不相同。即便单位逾期不履行调解协议,李先生也可依据调解书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免去再经过仲裁程序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基于此,郑建敏提议李先生申请仲裁审查。不过,文书上的工作可多了不少,线下书写,恐怕交流不便。考虑到这一点,郑建敏将“仲裁调解申请书”“仲裁审查申请书”等材料提前发给李先生线上填写,并反复确认信息,以免漏误。
签订协议当日,得益于之前在微信上充分的准备,调解工作进展十分顺利。简单的手势,落在纸上的文字,一笔一划,李先生的心声得以描绘。仅用半小时,双方就签订了调解协议,并完成了仲裁审查的申请。至此,矛盾纠纷被成功化解。
临走前,李先生向郑建敏竖了个“大拇指”,以示他的感谢。无声,却落地有响。郑建敏听过许多职工对她的称赞,这一次,她又“听”到了。
原文链接:https://www.51ldb.com/shsldb/hq/content/018b8e7a80b0c0010000ada09aaa8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