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门卫休息室猝死 算不算工亡?

2023-12-26 15:09:15   浏览:

       10月9日晚上10点多,周某被家人发现倒在浦东新区高桥镇某公司的门卫室地上。120急救到场后确认周某已死亡。后经法医勘查反馈周某系猝死。死者周某是一家劳务派遣有限公司外派员工。周某家属要求公司必须赔偿160万元,而公司方表示只能补偿10万元,双方两次沟通均无果。于是,高桥司法所启动“三所联动”机制与调解员、律师联合调解。
 
到底算不算工亡
 

       在调解员主持下,双方各自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死者家属称周某死亡地点系门卫室内间休息室,属于工作地点,同时周某工作无固定时间,符合工亡要素,要求公司方按工亡标准支付赔偿款并加人道主义补助等160万元。
       公司方对家属的说法不予认可,认为周某死亡的地点不是公司安排的休息室,是其个人的暂住地,且与其子(非公司员工)共同居住。另外,周某猝死是在晚上休息时间。因此公司方不认为是工亡,只愿意人道主义补偿10万元。
       鉴于双方分歧巨大,民警、调解员和律师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方式。调解员先与死者家属进行沟通,劝解家属悲剧已经发生,合情合理合法的要求一定会努力争取。民警、调解员与律师一起将本案中的实际情况为家属进行了全面分析,律师指出,工亡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致死和职业病致死,工亡的构成要素包括三种情况。现双方都坚持己见,最终能否认定为工亡可能还要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也是一个未知数。听了分析后,家属逐渐冷静下来,经内部协商,要求的赔偿款降为100万元整。
        此后,调解员又同公司方进行沟通,该案如调解不成进行诉讼,费时费力且结果未知,必然影响公司方的正常工作。10万元的补偿款对方是完全无法接受的,希望公司方能够提高补偿额。经电话会议协商后,公司方同意将补偿款提高到30万元。
 
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10月23日,民警、调解员和律师启动了第二次调解,再次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双方就赔偿金额、支付方式和分配问题进行协商。此时,家属方表示愿意再次降低金额,索赔85万元。公司方则将补偿数额提高到45万元,并称这已经是公司方能给到的最高金额,如果不行只能通过诉讼解决。家属表示不能接受。经过三个小时的调解,双方都不愿退让,调解再次陷入僵局,调解员分析情势后再次中止了调解。
       10月25日,民警、调解员和律师启动了第三次调解。在前两次调解的基础上,经过民警、调解员与律师的两个多小时的共同努力,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调解员草拟了协议书,律师进行了专业把关。公司方自愿一次性支付家属方一笔补偿费用,且同意周某的工资不包含在上述款项中,另行支付。双方再无其他争议。
 
【案件点评】
 
       本案中,民警、调解员和律师依托“三所联动”机制,协调双方开展多轮高效调处,其中,民警维护了调解秩序,调解员发挥“用情”“说理”强项,律师宣法释法。整合“三所”优势,共享“三所”信息,统筹考量法、理、情,促使双方达成一致,高效妥善化解了这起纠纷。
原文链接;
https://www.workercn.cn/c/2023-12-26/80924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