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23年为3.04万名劳动者追讨劳动报酬2.33亿元
2024-01-16 14:51:32 浏览:
近日,南京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南京市根治欠薪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除南京市人社局(市治欠办)、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外,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南京市公安局3家司法机关也参加新闻发布会。据了解,2023年全年南京市共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2874户,妥善化解各类欠薪线索4.08万件,依法立案查处违法案件4151件,为3.04万名劳动者追讨各类劳动报酬权益2.33亿元。
法院:农民工索薪有“绿色通道”
2023年,南京法院共受理欠薪案件12669件,审结12061件,标的额约62847.28万元。南京市中院副院长冯驰介绍,南京市法院审理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案件数量呈整体下降趋势。二是涉案企业多为个体、独资经营,抗风险较难。三是拒不支付形式均为逃匿,清偿困难。部分案件已进入民事诉讼程序,被告人身负债务种类、数额较多,难以实际清偿劳动者报酬。四是被害人绝大多数为农民工,维稳压力大。
据介绍,南京法院建立欠薪案件绿色通道,依法审理各类欠薪案件。全市各基层法院均建立了涉农民工工资案件的“快立、快审、快执”的绿色通道,并为涉诉农民工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同时,加大欠薪案件的执行力度,大力惩戒欠薪失信行为。如,适时开展“凌晨执行”“假日执行”等执行行动,将欠薪信访案件作为执行信访“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充分运用搜查、罚款、拘留、失信惩戒、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入境等强制执行措施,加大涉工资案件执行力度;积极探索和公安部门建立移送欠薪犯罪案件工作机制,形成有效震慑。
公安:建立重大涉薪类警情通报机制
2023年,南京市公安机关协调解决拖欠工资5600余万元;排查发现的涉薪领域风险隐患,均依托联动共治机制有效稳控、妥善处置。南京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周向阳表示,公安机关强化信息研判,推动联动共治,深入排查化解涉薪风险隐患。一是搭建平台,以接处警、社区警务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为抓手,及时排查发现苗头隐患,搭建平台、钝化矛盾,积极推动欠薪矛盾纠纷化解在属地、解决在基层。二是聚焦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紧盯“资金流向”主线,紧抓“发包单位、分包层级、被欠薪民工”三层面,排查隐患、提前预警,全面协同人社、住建委等主管部门化解欠薪矛盾,着力实现风险防控的源头处置。三是建立重大涉薪类警情通报机制,强化应急处置,促发多部门联动,形成攻坚合力。
在强化刑事打击,严厉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方面,对于恶意欠薪犯罪行为,南京市公安机关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从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高度出发,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盯案督办,全力追缴欠薪。2023年以来,公安机关与人社等部门深度配合协作,依法受理审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对初查达到立案标准的一律立案侦办,并实行包案攻坚,对欠薪数额较大、受害群体人数多、侦破进展不明显的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强化追欠挽损,实现“案结事了”。全年共立案侦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9起,挂牌督办5起,追回清偿欠薪款567万余元,占拖欠工资总额的75.7%。
检察院:畅通受理渠道,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
2020年以来,南京市两级检察院共办理支持起诉3202件,帮助1013名农民工追讨工资、劳务报酬等共计2000余万元。南京市检察机关注重畅通受理渠道,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南京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张英姿表示,检察机关通过“12309”检察服务热线和检察为民服务中心,积极受理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类求助。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参与人民调解、受理支持起诉等方式帮助农民工维权。
同时加强内部联动,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等部门发现农民工群体维权讨薪的案件线索,第一时间移送至民事检察部门。针对外地农民工维权难题,积极探索异地检察机关协作机制。
张英姿介绍,南京市人民检察院与市人社、法援中心、道交基金等建立常态化线索移送机制方面,通过定期研判形势,多部门联动运用法治手段帮助欠薪农民工。依法能动履职,多元化解企业欠薪矛盾。针对诉讼周期长、兑现难的问题,检察机关加强与法院的配合,开通“绿色通道”,以“诉前调解+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等方式加快办案节奏,并跟进裁判执行情况,确保胜诉判决及时“兑现”。
原文链接:https://www.workercn.cn/c/2024-01-16/8116074.shtml
法院:农民工索薪有“绿色通道”
2023年,南京法院共受理欠薪案件12669件,审结12061件,标的额约62847.28万元。南京市中院副院长冯驰介绍,南京市法院审理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案件数量呈整体下降趋势。二是涉案企业多为个体、独资经营,抗风险较难。三是拒不支付形式均为逃匿,清偿困难。部分案件已进入民事诉讼程序,被告人身负债务种类、数额较多,难以实际清偿劳动者报酬。四是被害人绝大多数为农民工,维稳压力大。
据介绍,南京法院建立欠薪案件绿色通道,依法审理各类欠薪案件。全市各基层法院均建立了涉农民工工资案件的“快立、快审、快执”的绿色通道,并为涉诉农民工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同时,加大欠薪案件的执行力度,大力惩戒欠薪失信行为。如,适时开展“凌晨执行”“假日执行”等执行行动,将欠薪信访案件作为执行信访“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充分运用搜查、罚款、拘留、失信惩戒、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入境等强制执行措施,加大涉工资案件执行力度;积极探索和公安部门建立移送欠薪犯罪案件工作机制,形成有效震慑。
公安:建立重大涉薪类警情通报机制
2023年,南京市公安机关协调解决拖欠工资5600余万元;排查发现的涉薪领域风险隐患,均依托联动共治机制有效稳控、妥善处置。南京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周向阳表示,公安机关强化信息研判,推动联动共治,深入排查化解涉薪风险隐患。一是搭建平台,以接处警、社区警务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为抓手,及时排查发现苗头隐患,搭建平台、钝化矛盾,积极推动欠薪矛盾纠纷化解在属地、解决在基层。二是聚焦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紧盯“资金流向”主线,紧抓“发包单位、分包层级、被欠薪民工”三层面,排查隐患、提前预警,全面协同人社、住建委等主管部门化解欠薪矛盾,着力实现风险防控的源头处置。三是建立重大涉薪类警情通报机制,强化应急处置,促发多部门联动,形成攻坚合力。
在强化刑事打击,严厉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方面,对于恶意欠薪犯罪行为,南京市公安机关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从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高度出发,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盯案督办,全力追缴欠薪。2023年以来,公安机关与人社等部门深度配合协作,依法受理审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对初查达到立案标准的一律立案侦办,并实行包案攻坚,对欠薪数额较大、受害群体人数多、侦破进展不明显的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强化追欠挽损,实现“案结事了”。全年共立案侦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9起,挂牌督办5起,追回清偿欠薪款567万余元,占拖欠工资总额的75.7%。
检察院:畅通受理渠道,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
2020年以来,南京市两级检察院共办理支持起诉3202件,帮助1013名农民工追讨工资、劳务报酬等共计2000余万元。南京市检察机关注重畅通受理渠道,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南京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张英姿表示,检察机关通过“12309”检察服务热线和检察为民服务中心,积极受理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类求助。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参与人民调解、受理支持起诉等方式帮助农民工维权。
同时加强内部联动,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等部门发现农民工群体维权讨薪的案件线索,第一时间移送至民事检察部门。针对外地农民工维权难题,积极探索异地检察机关协作机制。
张英姿介绍,南京市人民检察院与市人社、法援中心、道交基金等建立常态化线索移送机制方面,通过定期研判形势,多部门联动运用法治手段帮助欠薪农民工。依法能动履职,多元化解企业欠薪矛盾。针对诉讼周期长、兑现难的问题,检察机关加强与法院的配合,开通“绿色通道”,以“诉前调解+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等方式加快办案节奏,并跟进裁判执行情况,确保胜诉判决及时“兑现”。
原文链接:https://www.workercn.cn/c/2024-01-16/81160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