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规定[失效]

2014-09-24 14:02:00   浏览:

*注:本篇法规已被《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67件市政府规章的决定》(发布日期:2007年12月23日 实施日期:2007年12月23日)废止
大连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规定
 (1998年1月6日 大政发〔1998〕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工负伤、致残、死亡时,本人及其家属应享受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大连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含团体)、事业单位(含中央、省、外省市驻连机关事业单位,驻连部队所属事业单位)及其全体工作人员。
  第三条 市及县(市)、区人事局是同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工伤保险工作的主管部门,其所属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中心(以下简称保险中心)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的经办机构,具体负责工伤保险金的筹集、给付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第四条 单位应按照本规定参加工伤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保险中心应按照本规定保障参保人员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五条 工伤保险应与事故预防和职业康复相结合。各单位应积极搞好安全生产,采取各项预防措施,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工伤事故发生。
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六条 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实行市级统筹、管理。
  工伤保险基金来源:
  (一)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二)工伤保险费滞纳金;
  (三)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增值收入;
  (四)财政补贴。
  第七条 工伤保险费的征收实行差别费率(附表一),征收标准以单位全部在职人员工资总额乘以差别费率。在差别费率的基础上,根据单位前两年实际发生伤亡事故率和工伤保险金的支付情况,实行浮动费率(见附表二)。浮动费率,由市人事行政部门每两年调整一次。
  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由单位每月10日前向保险中心直接缴纳,或由保险中心委托开户银行代为扣缴,转入“工伤保险基金专户。
  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在管理费中列支。
  第九条 工伤保险基金不计征税费。存入银行的工伤保险基金按照同期城乡居民存款利率计息,利息并入基金。
  第十条 工伤保险基金用于下列开支:
  (一)工伤医疗费;
  (二)伤残抚恤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三)护理费;
  (四)安装和维修康复器具的费用;
  (五)因工死亡人员的丧葬费、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六)按工伤保险费总额的5%提取事故预防检测费,按3%提取工伤保险和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费;
  (七)按工伤保险费总额5%提取康复事业发展费;
  (八)对安全生产和工伤保险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工伤保险基金年终结余额的5%至25%奖励费用;
  (九)经市政府批准确需支付的其他与工伤保险有关的费用。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实行财政专项存储、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保险中心可按规定提取工伤保险积累金。积累金按规定购买国家债券,所得本息并入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应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
第三章 工伤范围及认定
  第十二条 工作人员由于下列情况之一负伤、致残或死亡的,应认定为工伤:
  (一)在本单位生产、工作区域内,进行正常工作、生产或从事单位领导临时指定工作的;
  (二)在生产工作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或因突发疾病死亡和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在本单位以外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工作以及由领导指派完成其他工作的;
  (四)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或部门领导指定,但从事维护本单位或社会利益工作的;
  (五)在工作和生产环境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造成职业病的;
  (六)在上下班正常时间和路线上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或者乘本单位通勤车非本人主要责任造成伤亡的;
  (七)因工外出(包括工作调动报到)途中或在目的地造成非本人责任的交通或意外事故,以及因工外出期间,突发疾病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八)因工、因战致伤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单位工作后旧病伤复发的;
  (九)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 工作人员因自杀或自残、酗酒斗殴、故意违章以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等原因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予认定为工伤。
  第十四条 单位应从工作人员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保险中心提出工伤报告。工伤人员本人或其亲属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保险中心提出工伤保险待遇申请。
  第十五条 保险中心接到单位的工伤报告或工作人员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报经当地人事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取证,在7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意见,报市人事行政部门决定,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30天。
  第十六条 认定工伤应依据下列资料:
  (一)工作人员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
  (二)指定医院或医疗机构初次治疗工伤的诊断书和职业病诊断说明书;
  (三)单位的工伤报告,或者人事行政部门根据工伤人员的申请进行调查的工作报告。
  工伤认定决定应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和单位。
  第十七条 工作人员因工负伤,医疗终结或医疗期达到24个月,应到市人事行政部门伤残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评定伤残等级。
  伤残等级按国家制定的《职工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评定。
  工伤等级确定后,认定工伤的人事行政部门每两年组织工伤人员复查一次,按伤残部位病情或生活自理能力变化情况升降工伤等级,其工伤保险待遇亦做相应调整。
  第十八条 因工致残和因工死亡人员供养的直系亲属所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分别由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发给《工作人员因工致残证》和《因工死亡人员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定期补助费领取证》,经办人员凭证到保险中心领取工伤保险金。
第四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九条 工作人员因工负伤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工伤人员治疗所需的医疗费、普通药费、住院费、就医交通费全额报销。住院治疗期间,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我市因公出差人员伙食补助标准发给;经批准转外地治疗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按本单位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工伤人员治疗非工伤范围的疾病,其医疗费用按照医疗保险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工作人员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至4级的,应办理退休手续,发给工伤伤残抚恤证件,并享受以下待遇:
  (一)按月领取伤残抚恤金(即基本养老金和补贴),分别为全市上年度职工月人均工资的90%、85%、80%、75%;
  (二)按月领取定期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为80元、70元、60元、50元;
  (三)易地安家的,发给相当于全市上年度职工月人均工资6个月的安家补助费。搬家路费、行李托运费、伙食补助费等按本单位工作人员因公出差补助费标准报销。
  工作人员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至3级的,除享受上述规定外,还可按月领取护理费,护理费分别为全市上年度职工月人均工资的50%、40%、30%;
  第二十一条 工作人员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至4级按第二十条规定领取的伤残抚恤金低于养老保险金标准的,应按养老保险金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部分。保险中心同时应将该人员在养老保险基金中个人帐户的个人缴纳部分转入工伤保险基金。
  第二十二条 工作人员因工致残被鉴定为5至10级的,原则上由单位安排适当工作,并可享受以下待遇:
  (一)按伤残等级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分别按全市上年度职工月人均工资的16个月、14个月、12个月、10个月、8个月、6个月发给。
  (二)因伤残造成本人工资降低时,由所在单位发给在职伤残补助金,标准为工资降低部分的90%,本人技能提高而晋升工资时,在职伤残补助金予以保留。
  (三)旧病复发经确认需要治疗和休息的,按照本规定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和工伤津贴。
  第二十三条 工作人员因工伤残被评为5、6级的,本人自愿或单位安置有困难的,可离岗休养,按月发给全市上年度职工月人均工资70%的伤残抚恤金,直至达到退休条件时,办理退休。
  第二十四条 工作人员因工死亡的(含1至4级因工伤残后死亡),按下列标准给付有关费用:
  (一)丧葬费,按全市上年度职工月人均工资6个月的标准发给;
  (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发给死者生前供养的亲属。其标准为:配偶每月按全市上年度职工月人均工资的40%发给,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按30%发给。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加发10%。抚恤金总额不超过死者本人工资。
  供养亲属的范围和条件按照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供养亲属失去供养条件时不再享受该项抚恤金。
  (三)一次性工伤死亡补助金,按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8个月计发。符合第二十条规定享受伤残抚恤金期间死亡的,一次性工伤死亡补助金按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4个月发给。
  第二十五条 工作人员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疗的,实行工伤医疗期。工伤医疗期按照轻伤和重伤的不同情况确定为1个月至24个月,严重工伤或者职业病需要延长医疗期的,最长不超过36个月。工伤医疗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工伤医疗期的时间由指定治疗工伤的医院或医疗机构提出意见,经市人事行政部门工伤鉴定委员会确认并通知有关单位和工伤人员。
  第二十六条 工作人员因工负伤,单位应送往工伤指定医院治疗,需就近抢救治疗的,应向保险中心备案,伤情稳定后,送指定医院治疗。需转院或赴外地治疗的,经市人事行政部门批准后到市卫生行政部门办理转诊手续。
  工伤医疗费用在医疗终结前由单位垫付,在医疗终结后,由保险中心一次性给付。伤情与用药处方不符或经医院通知出院而拒绝出院所发生的费用,全部由工伤人员自理。
  第二十七条 工伤人员在工伤医疗期内由单位发给工资、各种补贴和补助、保险福利等待遇。
  工伤医疗期满或者评定伤残等级后应当停发工资,改为享受伤残待遇。
  第二十八条 工伤人员因日常生活或者辅助生产工作需要,必须安置假肢、补眼、镶牙和购置代步车等辅助器材的,按国内普及型标准报销费用。
  第二十九条 工伤事故兼有第三者民事赔偿责任的,先按民事赔偿处理,赔偿高于工伤保险待遇的,不发给工伤保险待遇;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补足差额。单位或保险中心垫付工伤医疗等费用的,当事人获得民事赔偿后,按上述规定清结。
  第三十条 出国、出境人员的人事关系在本市并参加工伤保险的,在境外伤残或者死亡的,应当由境外有关方面承担伤害赔偿责任的,应积极向外方索取伤害赔偿,获得赔偿的,国内工伤保险待遇不再发给;应当由我市承担伤害赔偿责任的,按本规定处理。
第五章 罚则
  第三十一条 单位应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逾期不缴纳的,按日加收应缴额0.5%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工伤保险基金。
  第三十二条 因工伤残人员无故拒绝检查、治疗,影响工伤保险工作正常进行的,停发工伤保险待遇。对于经认定工伤部门复查或鉴定确定已恢复劳动能力而不工作的,按旷工处理。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及县(市)、区人事行政部门可委托保险中心责令限期改正,追回工伤保险金,并处1000元罚款:
  (一)不办理工伤保险登记手续的;
  (二)隐瞒伤亡事故真相提供虚假资料的;
  (三)虚报、冒领工伤保险金的。
  第三十四条 保险中心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侵占、挪用、拖欠支付工伤保险金的,由市及县(市)、区人事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按国务院《行政复议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六条 对拒绝、阻碍工伤保险管理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工伤人员及其亲属,在申报工伤和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时与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人事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对人事行政部门做出的工伤认定和保险中心的待遇支付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八条 工伤人员对市人事行政部门伤残鉴定委员会做出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不服的,可申请复查;对复查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向上一级伤残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由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规定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附表一:    工伤保险费率缴纳标准表(差别费率表)

 <font size=+1>
 ------------------------------------
 |  分类 |         行业       |  费率(%)  |
 |-----|------------------|---------|
 |  1  |                  |  0.10   |
 |-----|------------------|---------|
 |  2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教育、|  0.30   |
 |     |卫生、科学研究、文化、艺术     |         |
 |-----|------------------|---------|
 |  3  |金融保险业、体育、综合技术服务业、广|  0.50   |
 |     |播电视、邮电通讯、商业、公共饮食业、|         |
 |     |物资供销、农、林、牧、水利业、居民服|         |
 |     |务和咨询服务业           |         |
 |-----|------------------|---------|
 |  4  |社会福利业、仓储业、工业和其它公共事|  0.70   |
 |     |业                 |         |
 |-----|------------------|---------|
 |  5  |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地质普查和勘探|  1.00   |
 |     |业、渔业              |         |
 |-----|------------------|---------|
 |  6  |                  |  1.30   |
 |-----|------------------|---------|
 |  7  |                  |  1.50   |
 ------------------------------------
 </font>
附表二:        工伤保险浮动费率表
 <font size=+1>
 ---------------------------------------
 |    |          工伤事故频率(年‰)       |浮动费率|
 |行业分类|---------------------------|    |
 |    |   死 亡   |   重 伤   |  轻 伤  | (%)|
 |----|---------|---------|-------|----|
 |  1 |    0    |  ≤0.10  |  ≤4   |0.10|
 |----|---------|---------|-------|----|
 |  2 |    0    |0.10~0.12|  4~5  |0.20|
 |----|---------|---------|-------|----|
 |  3 |    0    |0.12~0.14|  5~6  |0.30|
 |----|---------|---------|-------|----|
 |  4 |    0    |0.14~0.16|  6~7  |0.40|
 |----|---------|---------|-------|----|
 |  5 |0.00~0.02|0.16~0.18|  7~8  |0.50|
 |----|---------|---------|-------|----|
 |  6 |0.02~0.04|0.18~0.20|  8~9  |0.60|
 |----|---------|---------|-------|----|
 |  7 |0.04~0.06|0.20~0.22|  9~10 |0.70|
 |----|---------|---------|-------|----|
 |  8 |0.06~0.08|0.22~0.24| 10~11 |0.80|
 |----|---------|---------|-------|----|
 |  9 |0.08~0.10|0.24~0.26| 11~12 |0.90|
 |----|---------|---------|-------|----|
 | 10 |0.10~0.12|0.26~0.28| 12~13 |1.00|
 |----|---------|---------|-------|----|
 | 11 |0.12~0.14|0.28~0.30| 13~14 |1.10|
 |----|---------|---------|-------|----|
 | 12 |0.14~0.16|0.30~0.32| 14~15 |1.20|
 |----|---------|---------|-------|----|
 | 13 |0.16~0.18|0.32~0.34| 15~16 |1.30|
 |----|---------|---------|-------|----|
 | 14 |0.18~0.20|0.34~0.36| 16~17 |1.40|
 |----|---------|---------|-------|----|
 | 15 |0.20~0.22|  >0.36  |  >17  |1.50|
 ---------------------------------------
 </font>
  注:1、1998年各单位按照工伤保险费缴纳标准表(差别费率表)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2、2000年,据各投保单位在前两年实际发生的工伤事故频率(取死亡、重伤、轻伤中的最高值),再按工伤保险浮动费率表来确定该单位2000年缴费比例。
  3、经市人事局指定的医务鉴定部门评定为1至4级的伤残者,患有职业病经市人事局指定部门确诊的,比照重伤计算浮动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