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16-05-03 13:21:54 浏览: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天津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并实施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划,对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制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此规划。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迈出重要步伐、取得重大成绩的五年。“十三五”期间,全市人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改善民生的新期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改革、稳中有进,全面完成了“十三五”时期各项目标和任务。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人才队伍素质显著提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劳动者技能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完善,覆盖范围显著扩大,待遇水平持续提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用人机制逐步展现活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不断完善,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人社扶贫扎实推进,系统行风持续优化,为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规划目标 | “十三五”完成情况 | 目标完成率% | |
一、就业 |
|
|
|
1.城镇新就业人数(万人) | 240 | 247 | 103% |
2.城镇登记失业率(% ) | 3.8%以内 | 3.62% | —— |
二、社会保障 |
|
|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839 | 900.6 | 107% |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330 | 349 | 106% |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405 | 406 | 100.2% |
三、人才队伍建设 |
|
|
|
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万人) | 184 | 203.5 | 110.6% |
高技能人才总量(万人) | 81 | 81 | 100% |
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 | 12:40:48 | 20:40:40 |
|
四、劳动关系 |
|
|
|
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 ) | 90 | 90 | —— |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 | 时限内95% | 时限内95% | —— |
第二节规划背景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天津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将发生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不确定性更大,风险挑战更多,但总体上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从国内看,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经济长期向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特征新要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从我市情况看,“十四五”时期天津将进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攻坚阶段,既处于发展方式深度调整期,也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自身看,就业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社会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社会保障体系在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等方面面临挑战;高质量发展所需的人才规模质量应进一步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进步所需的技能劳动者相对不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有待进一步明确;新业态发展对维护和谐劳动关系提出新要求;人社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面对发展的重大机遇与严峻挑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任务导向,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思路、扎实的举措,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新局面。
第三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惠民生与促发展相结合,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完善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更积极更开放的人才政策,构建更和谐的劳动关系,提供更均等更优质的人社公共服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努力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把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到人社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宗旨意识,牢记为民情怀,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人社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深刻把握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以制度创新和政策完善为着力点,统筹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牢牢把握改革开放先行区功能定位,深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改革,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制度基本定型。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始终将人社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服务。
坚持依法行政。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推动人社工作全面纳入法制轨道。合理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正和谐。
第四节发展目标
2035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远景目标。对标天津实现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天津发展的机遇、优势、条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将更加完善。就业更充分更高质量,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形成社会保障全民共有共享共建共谋的发展局面。人才政策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工资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高效优质。
“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人社定位,推进人社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不断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效率,激发各类人才和劳动者的创新创业活力,更加注重普惠共享的理念,使人社事业迈向更高台阶。
(一)就业创业政策持续完善,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就业容量不断扩大,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就业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劳动者技能素质不断提升,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十四五”时期,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75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二)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制度公平性、统一性、可持续性显著增强,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充分发挥社保兜底功能,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10万人、371万人、412万人。
(三)人才政策不断优化,规模质量不断提升。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人才与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实现人才发展与我市重大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同步推进。
(四)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建立并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制造业立市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到2025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达到35%,总量达到101万人。
(五)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动用工更加规范。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机制和劳动关系矛盾解决机制,健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提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效能,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建设。促进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六)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优化再造人社公共服务流程,推进“智慧人社”建设,社会保障卡实现全覆盖和全方位应用,智慧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广大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显著增强。
2020年 | 2025年 | 属性 | |
一、就业 |
|
|
|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 【187】 | 【>175】 | 预期性 |
2.城镇调查失业率(%) | 5.5左右 |
| 预期性 |
3.城镇登记失业率(%) | 3.62 |
| 预期性 |
4.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次(万人次) | 【169】 | 【70】 | 预期性 |
二、社会保障 |
|
|
|
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900.6 | 1010 | 预期性 |
6.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349 | 371 | 预期性 |
7.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