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实施“兴沈英才计划”,推进人才强市建设
2022-05-07 14:50:00 浏览:
校企合作解决“卡脖子”,可获2000万元资助;引进高精尖人才,最高奖励500万元;留沈毕业生可领3年生活补贴……
沈阳振兴,人才先行。近日,沈阳市召开“兴沈英才计划”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深入实施“兴沈英才计划” 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兴沈英才计划”),在保留“人才新政3.0版”优点的基础上,打造“天高任鸟飞”的人才乐土。
集聚科技人才团队
沈阳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李莹在发布会上表示,“兴沈英才计划”中涉及科技工作的政策措施,含金量相对很高、普惠面很广、突破性更大、操作性更强。
在支持科技创新人才方面,沈阳市每年将引进25个左右能够破解企业“卡脖子”技术的创新团队,最高给予2000万元资助、给予团队最高500万元奖励……在支持科技创业人才方面,每年支持25个左右在沈转化科技成果、创办科技企业的人才团队,视项目落地、实施情况,在启动阶段最高可给予团队100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发展阶段累计最高奖励可达2000万元……在支持中青年科技人才方面,每年支持100名左右40周岁以下的青年拔尖人才,给予每人最高5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10万元奖励。
为促进科技成果熟化转化,“兴沈英才计划”首次设置了对中试平台的支持政策,提出将对中试平台的建设投入、中试服务费用、中试项目数量和质量、中试成果转化效果等指标进行综合绩效评价,择优对中试平台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重大项目可“一事一议”。
目前,沈阳市的1285个创新平台汇集了7万余名科技人才。“兴沈英才计划”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力求以一流平台引聚优秀人才。“兴沈英才计划”提出,对新批准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给予500万元支持;根据市场化评估及投资规模,对落地的重大创新资源给予1000—3000万元支持,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支持;对新型研发机构,在培养集聚人才、服务企业创新、成果本地转化、孵化创业企业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价,达标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后补助;对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园(区),按载体内入驻企业年度贡献的30%,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实施“四大工程”
沈阳市将实施海内外高精尖科技优才集聚工程、产业人才支撑工程、青年后备人才储备工程、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等“四大工程”,抓好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校毕业生等人才队伍建设。
沈阳市将对新当选的“两院”院士等A类高层次人才,给予每人500万元奖励、100万元科研经费、“一人一议”解决首套购房问题;每年支持5名左右为沈阳作出突出贡献的B类高层次人才,给予250万元奖励、110万元项目经费、150万元首套购房补贴;每年支持50名左右来沈在沈的C类高层次人才,给予50万元奖励、70万元科研经费、100万元首套购房补贴。
同时,着眼吸引储备优秀的青年后备人才,围绕购房、生活、创业、求职等实际问题,“兴沈英才计划”提供了“一揽子”资助政策。
按照博士毕业生7万元、硕士毕业生4万元、本科毕业生和技师2万元的标准,实施高校毕业生和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首次购房补贴。针对毕业后在沈首次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按照本科每月600元、硕士每月1200元、博士每月2500元的标准享受36个月的生活补贴。对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在沈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每年1万元的创业场地补贴,期限为2年。为来沈求职、应聘的外地高校毕业生提供最长10天免费入住人才驿站的服务。开发800个基层公共服务岗位用于招录毕业三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每人每月工作和生活补贴2800元,并为其缴纳“五险一金”。
此外,“兴沈英才计划”还加大了对吸引高技能人才留沈来沈的政策支持力度。比如,对新引进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每月分别给予600元、800元和1000元生活补贴,最长发放36个月。对新引进非沈阳户籍且在沈阳市首次购房的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和“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分别给予一次性10万元、30万元、50万元购房补贴。对经全国评选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的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和30万元奖励。
原文链接:http://ln.people.com.cn/n2/2022/0507/c378489-35257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