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社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农民工工资重大集体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处理工作应急预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4-10 11:08:48   浏览:

发文机关: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31
生效日期:2019年07月31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文号      :津人社办发〔2019〕87号
<p>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单位:</p><p>  现将《天津市农民工工资重大集体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处理工作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调解仲裁机构要制定完善本区域内重大农民工工资争议应急处理机制及预警预案,并于2019年8月15日前报市人社局调解仲裁处。</p><p style="text-align: right;">  2019年7月31日</p><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天津市农民工工资重大集体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处理工作应急预案</strong></p><p><br/></p><p>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资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6〕175号)精神,妥善处理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保护农民工劳动所得,积极促进我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p><p><strong><br/></strong></p><p><strong>  一、指导思想及处理原则</strong></p><p><strong><br/></strong></p><p>  (一)指导思想</p><p>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及时、妥善处理农民工工资争议,依法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积极维护我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p><p>  (二)处理原则</p><p>  1.统一指挥,部门联动。处理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各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形成合力。</p><p>  2.以人为本,依法规范。处理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的基本目标是避免或最大限度降低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依法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科学决策体系,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p><p>  3.严格管辖,明确责任。处理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应按照“谁管辖,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分工。</p><p>  4.分级处理,迅速高效。在发生农民工工资争议时,相关部门负责人应靠前指挥,根据事件具体情况调配、协调、联合有关单位迅速有效处理争议。</p><p><br/></p><p><strong>  二、争议等级划分</strong></p><p><strong><br/></strong></p><p>  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按照事件涉及人数、可控性、严重性和影响范围、事态复杂及其危害程度,原则上划分为普通(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三个等级。</p><p>  (一)普通(Ⅲ级)。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农民工工资集体争议案件。</p><p>  (二)重大(Ⅱ级)。50人以上100人以下,涉及共同用人单位的负责人(承包人)逃逸、企业经营不善及其他变故等原因的农民工工资集体争议案件。</p><p>  (三)特别重大(Ⅰ级)。100人以上事态紧急的农民工工资集体争议案件。</p><p><br/></p><p><strong>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strong></p><p><strong><br/></strong></p><p>  (一)应急处置小组</p><p>  在天津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成立市、区农民工工资集体争议调解仲裁应急处置小组(以下简称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处置小组组长由各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市、区仲裁委员会成员单位联络员、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成员单位联络员以及相关司法部门负责同志担任。应急处置小组办公室设在各级仲裁院,办公室主任由各级仲裁院院长或分管领导担任。</p><p>  (二)工作职责</p><p>  1.督促指导有关责任部门自觉履行职责,对有争议苗头的单位,及时进行疏导,预防争议发生;</p><p>  2.做好农民工工资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政策咨询、沟通协调工作,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p><p>  3.引导农民工依法依规维权,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好农民工工资集体劳动争议;</p><p>  4.组织开展事后评估,对带有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避免或减少类似事件发生。</p><p><br/></p><p><strong>  四、处置程序及应急措施</strong></p><p><strong><br/></strong></p><p>  (一)争议报告制度</p><p>  1.报告内容。包括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案件简要情况;事态程度,涉及农民工人数与标的;争议发生后的主要措施、事态控制情况和调处进展;争议报告单位。</p><p>  2.报告程序。属于普通性农民工工资集体争议的,各调解仲裁机构应在争议受理后及时上报本级应急处置小组,信息报告应及时、真实、规范。</p><p>  属于重大农民工工资集体争议的,各应急处置小组应在争议受理后两小时内电话报告市人社局及同级人民政府,并于受理当日内填报《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情况表》(附件),书面上报详细情况。</p><p>  属于特别重大农民工工资集体争议的,各应急处置小组应在争议受理后半小时内电话报告市人社局及同级人民政府,于受理后两小时内填报《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情况表》,书面上报详细情况,并按处理进度动态上报案件处理情况。</p><p>  (二)先期处置机制</p><p>  农民工工资集体争议发生后,各应急处置小组作为第一责任单位,严格落实《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完善多元处理机制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启动以本辖区人社、工会、工商联、司法、法院、信访等部门为主体的先期处置机制。有关人员应及时收集争议信息、初步判定争议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预案等基础处置工作。</p><p>  (三)事中处置</p><p>  1.加强调解力度。坚持“调解为主、预防为主、基层为主”的原则,严格落实《关于规范劳动人事争议先行调解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关要求,充分利用我市五级调解组织网络,发挥企业、街乡镇等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引导农民工通过基层调解组织化解争议。同时,各级仲裁机构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可委托各级调解组织或者其他具有调解能力的组织、个人进行调解,并可视案件情况邀请有关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参与调解。</p><p>  2.提高仲裁质效。各级仲裁机构应严格按照管辖分工受理,不得推诿,对于不符合立案条件的,要及时说明理由并告知其他救济渠道。对于农民工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采取口述申请,签名或捺印确认。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第一时间介入案件处理。运用信息化手段方便农民工信息查询,减少“跑腿”次数。对具有典型性、社会影响较大的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采取现场办案形式,高效便捷解决争议。</p><p>  3.联动配合处置。加强与劳动监察、信访部门的协调沟通,以及与法院的工作衔接,做好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的保全、执行等相关衔接工作。对于明显违法,故意制造事端,影响经济建设,破坏社会稳定,经教育引导而不改的(如恶意讨薪等),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p><p>  (四)善后处理</p><p>  1.各调解仲裁机构应对普通农民工工资集体争议的发生原因、处置经过、经验教训等做出综合调查评估,并于处置工作结束后两日内将评估调查报告报相应应急处置小组。</p><p>  2.各区应急处置小组应对重大、特别重大农民工工资争议的发生原因、处置经过、经验教训等做出综合调查评估,并于处置工作结束后三日内将评估调查报告报市人社局。</p><p>  3.争议处理完毕,各应急处置小组应积极协调法院、信访、工会、妇联、工商联等部门加强跟踪服务,做好政策宣传、舆情收集处理,防范事件反弹。</p><p><br/></p>